The site is currently under configuration

Will be available soon......

“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IIOE全球伙伴高峰会圆满闭幕

2023.12.10


2023年12月7日至9日,“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全球伙伴高峰会在深圳圆满闭幕。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的指导下,峰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下称“IITE”)、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下称“创新中心”)、南方科技大学、2023年IIOE轮值主席单位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联合举办。峰会邀请了全球教育领袖、政策制定者、专家学者、企业机构等高等教育利益相关方,分享和讨论了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阿拉伯地区、欧洲的28个国家约90位海外嘉宾和100余位中国嘉宾参会,其中包括多国教育部官员、高等教育机构校长、副校长、国际专家等具有影响力的高等教育领导者。


峰会整体流程由创新中心知识生产和传播中心(KPCC)负责人苏睿女士主持。峰会包含七大论坛议题,分别为高等教育治理、高等教育教师职业发展、微证书提升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高校教学创新与实践、院校管理和政策治理、高质量的数字化内容、创新型伙伴关系。峰会积极倡导“高等教育与人工智能有效融合”共同目标,关于人工智能技术治理、产教结合、政策框架、案例分享等方面展开分享和讨论,共同展望人工智能技术善治对高等教育的变革性影响。在七场精彩论坛之外,峰会举办了IIOE2024年轮值主席单位换届、IIOE签约仪式,发布了《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白皮书(征求意见稿)》。峰会致力于推进产学合作,搭建IIOE伙伴院校与人工智能服务供应商的合作平台,各国政府、高校、企业对话交流的多边平台,促使各利益相关方分享国际资源及各国本土化创新经验,共同打造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生态。






(温馨提示:本文回顾了峰会论坛二至七及闭幕环节,请于此链接查看开幕仪式和论坛一精彩内容



论坛二 AI时代下的高等教育教师职业发展



12月7日下午,论坛二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主任展涛主持,嘉宾们分享并讨论了AI时代教师适应并合理利用AI技术所需的政策和资源,以及高等教育相关方提升教师职业发展的实践经验。



香港大学教与学创新中心总监陈嘉玉(Cecilia Chan)教授探讨了AI素养与教育政策的重要性。无论AI是赋能人类的助手还是潘多拉魔盒,真正重要的是人类利用AI的能力,和谨慎、负责任的态度,以及人类在技术治理中的道德标准。我们还应重视教育者在AI时代的职责,特别是要帮助学生适应AI时代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此外,陈嘉玉教授讨论了AI技术在教育实验室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开发AI素养课程和相关教学材料的工作。



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工程与环境建筑学院工程教育学专家Teresa Hattingh教授分享了培养工程教育工作者以适应AI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她指出社会变化使得教育课程需要重新设计,以及AI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及学生在利用AI和应对新技术方面可能面临的问题,以及高校教师如何利用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此外,她探讨了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转变,并强调了教育工作者需要重新考虑教学评估方式。



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交流了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影响和地区差异化政策、教师培训和技术适应、AI技术的实用性和教育中的挑战等话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拉木图办事处教育处处长Nurbek Teleshaliyev博士强调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教育领域的积极影响,特别是在中亚地区,突出了根据不同地区特定需求制定的AI及教育技术政策的重要性。


塞内加尔谢赫-哈米杜-卡内数字大学校长Moussa LO分享了该大学在使用AI和数字技术进行远程教育的策略。


华为公司人才伙伴发展部海外教育人才发展总监张晶先生介绍了华为在全球范围内支持教育的努力,包括通过ICT项目和在线平台为大学和教师提供AI素养和技能培训,强调了合作、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重要性。


希沃公司软件中心总监刘霄翔先生表示,企业能够为高校教师提供AI技术工具,帮助老师减少相应的工作量,把精力和时间投放在激发学生创造力等更有价值的工作中。






论坛二圆桌嘉宾(从左上至右下):Nurbek Teleshaliyev、Moussa LO、张晶、刘霄翔



论坛三 微证书提升高校教师职业发展



论坛三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南部非洲地区办事处教育处处长Peter Wells先生主持,嘉宾们探讨了微证书对于教师职业发展和数字教学能力的意义,以及AI技术对于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前景。



创新中心IIOE运营中心负责人薛峰先生介绍了IIOE旗下的重点项目和创新举措,以及IIOE未来发展策略和AI在教育中的应用。IIOE旗下的微证书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数字教学能力,并与IIOE联盟伙伴合作,把微证书纳入到当地职业教师发展的框架当中。IIOE当前尝试AI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融合,IIOE3.0版本引入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为教师提供定制化学习方案和个性化资源;IIOE AI实验室依托于南方科技大学,旨在推动合作高校数字化教学转型的创新实践。IIOE未来的战略目标包括加强IIOE联盟的建设、搭建智库、推进AI课程,并搭建合作平台和整合智慧教室的各方资源。



印度尼西亚网络教育学院(ICE-I)高级专家Paulina Pannen教授分享了印度尼西亚高等教育和教职员培训概况,数字化转型和AI技术的应用,以及高等教育中的挑战和机会。她强调了高校教师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和领导力,以及AI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如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提供自动化反馈,这表明AI技术具有提高教学效果的巨大潜力。她分析了印尼高等教育中的挑战,特别是在评估学生使用AI工具(如ChatGPT)完成课业时的难题,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如在线课程开发、微证书项目的推广等措施。



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探讨了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方法、微证书项目及其对教师的价值、AI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和挑战、混合式学习的延续和重要性。


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Husaina Banu Kenayathulla介绍了该校微证书课程对教师职业发展的帮助以及质量保证框架的应用。


尼泊尔特里布万大学的院长Chitra Bahadur Budhatoki提到了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重要性,并强调了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的延续。


阿尔及利亚胡阿里·布迈丁科技大学(USTHB)学术副校长Noureddine Bali表示高校应该为AI技术的应用建立规范和边界,以防范学术抄袭等风险。


噢易云公司国际总监邢太全先生以IIOE合作项目“智慧教室”为例,强调了校企合作是技术发展赋能高等教育的强力保障。






论坛三圆桌嘉宾(从左上至右下):Kenayathulla、Budhatoki、Noureddine Bali、邢太全



论坛四 AI促进高校教学创新与实践



论坛四由南非大学开放式远程学习中心研究教授Paul Prinsloo主持,嘉宾们探讨了高校教学实践中AI素养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并介绍了各国AI与高等教育融合的本土化实践案例。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教育学研究生院副教授及副院长Grace Oakley分享了AI素养的培养和应用。AI素养作为一种关键技能,是指批判性评估AI技术、有效地使用AI的能力,也涉及AI应用的道德伦理问题。然而,目前高等教育机构在AI素养方面的政策和战略还不够完善。Grace强调,提升高校教师的AI素养,让他们更好地教授AI相关课程,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信息技术大学教授、乌兹别克斯坦高教改革专家组组长Marat Rakhmatullaev教授分享了乌兹别克斯坦的AI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乌兹别克斯坦正在经历一场教育和AI技术的创新变革,例如塔什干信息技术大学正在开设与AI相关的专业和课程。他强调了开发和应用AI系统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教育和科研领域。



知学云(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隽隽先生提出,成功应用AI技术需要考虑两个关键因素:首先是将AI能力与教师的知识和智慧结合起来,使AI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而非竞争者。其次,需要将AI技术与教学目标和流程结合起来,以支持教学过程。他还提到了IIOE平台上的iTA(基于AI的教学助手)产品,展示了AI在教学、学习、练习和测验等环节的应用。



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根据各国本地情况讨论了AI技术的应用案例、AI对教育政策的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在使用AI上的实际考虑。


教育规划与管理研究中心 (IEPA) 主任Michael Boakye-Yiadom提到,AI可以协助教育工作者更有效地参与政策制定和研究工作,虽然目前在制定成熟的政策体系方面还存在挑战。


津巴布韦大学代理学术副校长,研究、创新和工业化执行主任Florence Mtambanengwe讨论了AI在高等教育中的创新潜力,以及通过AI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的可能性。


墨西哥蒙特雷理工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系助理教授Jaime Alberto Palma Mendoza讨论了AI和教育更深层次的融合,分享了该校开发AI课程模块以赋能师生等未来计划。


巴基斯坦虚拟大学校长Arshad Saleem Bhatti分享了本国教学创新实践,2002年虚拟大学创立的初衷是通过微课程帮助学生自主、自由地学习;未来该校希望学习IIOE微证书经验,并开发AI相关课程和学习管理系统。






论坛四圆桌嘉宾(从左上至右下):Michael Boakye-Yiadom、Mtambanengwe、Mendoza、Bhatti



论坛五 AI驱动下的院校管理



论坛五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哈办事处项目专家(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Anasse Bouhlal先生主持,嘉宾们围绕院校管理的创新举措展开分享和交流。



巴基斯坦拉合尔工程技术大学教授及计算机学院院长Waqar Mahmood介绍了巴基斯坦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进展,强调了AI在高等教育机构管理中的重要性,AI协助数字化行政管理和政策制定,能够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学生满意度。为了应对AI在法律法规、隐私保护、信息准确性等方面的挑战,他特别提到了巴基斯坦的AI政策,旨在推动本地AI领域的发展,并设立专门的AI实验室和语言工程中心。



中国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陈文智教授分享了高等教育中对于AI较为乐观的应用态度、人机协同的特点和应对策略、浙江大学的AI教育实践以及未来教育与技术融合的展望。浙江大学在AI教育领域的实践包括:构建以知识图谱为核心的K-CPS技术框架、实现了教室全覆盖、在线课程资源的扩展和智慧教室的建设,从而提升了教学效率和学习体验。未来AI将促进混合学习模式的普及,并有潜力打造一个无边界的终身教育新生态。



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讨论了AI技术的早期发展和技术演化、AI在教育中的应用和挑战、AI技术普及的可能性和教育资源共享、未来教育中AI的作用等话题。


匈牙利佩奇大学数字化教育与教学支持中心主任Zoltán Vörös指出,AI技术为线上教学创造了更多可能性,能够增强线上师生互动的质量和效果;未来ChatGPT技术的突破在于能够创造出更多对学术和人类社会有价值的内容。


蒙古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通信和信息项目专家Misheel Soyol-Erdene女士介绍了蒙古国政府的AI政策,以及AI在不同国家应用的本地化差异。


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学术副校长Jeilu Oumer Hussien表示,在埃塞俄比亚当前教学系统里,仍然缺乏一些资源和技术来适应AI,创新中心的智慧教室项目正是赋能发展中国家重要举措。


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瑜先生以IIOE合作项目智慧教室为例,介绍了数字技术对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方法带来的改变。更重要的是IIOE联盟传递的合作精神,人与AI,人与人,通过合作迈向未来。






论坛五圆桌嘉宾(从左至右):Zoltán Vörös、Soyol-Erdene、Hussien、张瑜



论坛六 共建共享高质量、适切的数字化内容



论坛六由创新中心IIOE首席专家、中国香港教育大学学习技术与创新讲席教授林质彬主持,嘉宾们就如何共建共享高等教育数字化领域内高质量、适切的数字化内容展开深刻讨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数字教学和学习材料部门项目专家Tatiana Murovana女士强调,尽管我们应该利用AI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但人类教师的作用仍不可替代。教学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关注学习成果,而非过度关注技术投入。同时,我们应该引导技术的发展,而不是被技术牵着走。



蒙古科技大学开放教育中心高级专家Tserenchimed Purevsuren先生分享了蒙古科技大学如何运用教师友好型技术开发开源式基础工程课程教育资源的经验。他指出,期待使用简单、高效、易用的工具,多种开放式教育资源(OER),例如Metaverse和其他智能解决方案,以及开发工具,增加师生互动,优化教学内容,为未来赋能。



江西科骏实业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总经理王雨霏女士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下XR技术推动教育数字化的实践,AI技术的发展将为XR技术的人机交互形态带来更广泛的可能性。她表示科骏与创新中心合作为更多伙伴院校提供不同的XR赋能教育解决方案,欢迎更多院校探讨合作。



圆桌讨论聚焦于产教结合如何促进数字化教学内容,以确保教育的公平性和包容性。


摩洛哥卡迪艾亚德大学管理学教授、L-QUALIMAT-GRTE实验室主任Bouchra Lebzar提出,高校提升教育质量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教学内容质量、人工智能辅助教学、教师和学生培训、校企合作、本地文化等。


乌干达姆巴拉拉科技大学校长Celestino Obua分享了乌干达推动高等教育和线上教育转型的具体试点实例。当地通过教育资源和本地化内容的把控以传递优质课堂内容,同时重视线上课程设计,学生参与内容开发和改进,进一步满足学生和老师的需求。


塞内加尔加斯顿伯杰大学开放和远程学习中心(IFOAD)主任Michael Bakar DIOP表示,在IIOE的协助下,塞内加尔国家中心已成功建立,微证书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果,未来将继续与IIOE深化合作,赋能高校教师数字化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数字化教席协调员、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教授杨文明指出,高等教育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路径包括:私营企业应把握自身所需的数字化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强技术与内容的融合;同时,要善于利用数字化技能开发教学内容,实现技能的深度融合,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极客公司首席技术官姚尚朗介绍了如何通过产学结合的闭环系统以培养学生能力,弥合学生技能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并通过数字化度量来持续改进这一过程。








论坛六圆桌嘉宾(从左上至右下):Bouchra Lebzar、Celestino Obua、Michael Bakar DIOP、杨文明、姚尚朗



论坛七 创新型伙伴关系助力教育变革



论坛七由2023年IIOE轮值主席单位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副校长(学术和国际)Ismi Arif Ismail主持,嘉宾们共同探讨IIOE网络在创新型伙伴关系中如何助力教育变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副主任毕小涵女士分享了IIOE国家中心机制促进国家和高等教育机构的政策制定和能力建设。IIOE的国家中心旨在实现本地化和定制化的有效机制,开展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政策对话,制定相应的政策成果,从更广泛的全球角度实现全纳教育。



尼日利亚艾哈迈德·贝洛大学校长Kabiru Bala分享了艾哈迈德·贝洛大学在创新中心和 IIOE 尼日利亚国家中心的合作基础上,运用教学政策 (TPL) 推动教学数字化转型。



伟东云教育集团联席CEO张高先生发表了题为“AI大模型时代的教育变革与实践”的主旨演讲,隆重发布了“伟东AI教育平台”。伟东云与创新中心合作,借助科技时代的东风,促进人类教育的公平。



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从多个角度根据各国本地情况讨论IIOE网络如何更好地履行创新合作伙伴关系。


东非大学理事会副执行秘书长Idris Ahmada Rai表示东非大学计划通过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已制定项目和试点规划,并关注数据管理和数字化学习规范,探索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国际事务和全球网络办公室主任Ram Piyaket强调高等院校加强与行业的联系和互动的重要性。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尤其是在AI方面,面临两个挑战:教师技能提升和合作伙伴关系拓展。通过建立联系、寻找合作机会、进行调研,实现组织内部转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的斯亚贝巴办事处主任Rita Bissoonauth强调建立国家中心和合作联盟的重要性,强调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以及开展南南合作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继续关注于创新中心和IIOE跟非盟之间的合作,各国践行共同使命。


加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Yayra Dzakadzie表示加纳教育部致力于推进融合教育、建立框架和网络,引入智能教学设备和AI设备辅助教师教学,在大学阶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学习和教学模式。加纳教育部希望与更多全球伙伴进行合作,建立更多的教育平台和开放性大学,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资源共享。






论坛七圆桌嘉宾(从左上至右下):Idris Ahmada Rai、Ram Piyaket、Rita Bissoonauth、Yayra Dzakadzie



峰会闭幕精彩直击


在峰会闭幕环节,“IIOE 2024年轮值主席单位换届”仪式顺利举行。2023年轮值主席单位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PM)副校长(学术和国际)Ismi Arif Ismail,以及2024年轮值主席单位尼日利亚艾哈迈德·贝洛大学(ABU)校长Kabiru Bala发表了致辞演讲。

Ismail副校长表示:“UPM作为马来西亚IIOE国家中心,在微证书和试点项目中积累了显著成果;感谢长期以来创新中心的支持与合作,IIOE联盟卓越的领导力让更多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创新成为了可能”。



Bala校长表示:“我们期待与创新中心在未来不断深化合作,支持IIOE伙伴院校发展微证书课程,激励更广大教师群体继续学习和职业发展,并在战略层面壮大IIOE联盟。” IIOE轮值主席机制体现了IIOE“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原则与“共治”的合作理念。


IIOE联盟在全球影响力的扩大得力于过去四届轮值主席单位(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巴基斯坦拉合尔工程技术大学、肯尼亚内罗毕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的支持和各个亚非伙伴大学之间的协作。



IIOE签约仪式由IIOE秘书处常务副秘书长韩蔚教授主持。韩蔚教授诚挚欢迎六位新伙伴加入IIOE联盟——百度、浙江大学、南京伯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亚太人工智能学会、安徽文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UWEB(Web3大学)。校企合作有助于各方共同应对AI时代高等教育的不确定性,新伙伴的加入有助于IIOE联盟赋能更多院校进行高等教育创新。



此外,峰会发布了《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白皮书(征求意见稿)》,该白皮书由创新中心团队在专家指导和企业伙伴咨询的基础上撰写,尝试探讨目前高等教育教学中有效使用AI技术的途径和方向,并倡议高等教育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合作推进技术的善用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创新中心IIOE首席专家、中国香港教育大学学习技术与创新讲席教授林质彬对白皮书进行了整体介绍。该白皮书发布后,将广泛征询高等教育领域专家以及IIOE联盟伙伴院校的意见,以产学结合为目标,加强政策对话,促进更多发展中国家院校达成AI与高等教育融合的共识,鼓励多元相关方共同探讨合作机制和高等教育新生态。



闭幕式的最后,创新中心IIOE秘书处秘书长李铭教授作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本次峰会圆满举办的重要意义,对参会的各位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本次峰会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和多边交流,联合各国高校、政府、产业界、教科文和相关国际机构的高级代表,进一步探索了“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IIOE联盟将在新一任轮值主席单位的领导和所有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加快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应用中的研究和实践。通过政策对话和产教融合,将成功案例推向全球,进一步发挥IIOE联盟在全球高等教育数字化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本次峰会有助于凝聚全球多边合作的力量,为创新中心与全球伙伴重塑AI时代高等教育的未来开启了新的篇章。




2023年12月7日至9日,“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全球伙伴高峰会在深圳圆满闭幕。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的指导下,峰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下称“IITE”)、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下称“创新中心”)、南方科技大学、2023年IIOE轮值主席单位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联合举办。峰会邀请了全球教育领袖、政策制定者、专家学者、企业机构等高等教育利益相关方,分享和讨论了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阿拉伯地区、欧洲的28个国家约90位海外嘉宾和100余位中国嘉宾参会,其中包括多国教育部官员、高等教育机构校长、副校长、国际专家等具有影响力的高等教育领导者。 峰会整体流程由创新中心知识生产和传播中心(KPCC)负责人苏睿女士主持。峰会包含七大论坛议题,分别为高等教育治理、高等教育教师职业发展、微证书提升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高校教学创新与实践、院校管理和政策治理、高质量的数字化内容、创新型伙伴关系。峰会积极倡导“高等教育与人工智能有效融合”共同目标,关于人工智能技术治理、产教结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