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背景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关注教育领域的数字变革以及其在保证教育公平、促进疫情后教育重建,引领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中的重要作用。2022年召开的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发布了未来高等教育的蓝图,其中强调了数字技术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2022年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针对教育领域的数字变革,提出了利用“连通性、内容、能力”的三把钥匙,促进各国实现教育数字发展的全球倡议。持续推动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围绕教师数字能力素养、机构数字化建设、在线与混合式教学推动高等教育系统发展已成为各利益相关方的共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以下简称“创新中心”)自成立以来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领域持续开展工作,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深圳信托基金、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智慧教室、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等项目,通过教师在线与混合式教学能力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提升,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赋能实践等策略为发展中国家高校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IIOE项目作为创新中心的旗舰项目,自2019年由创新中心与15所亚非伙伴院校、8家合作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以来,在疫情期间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联合高校、企业、国际组织等利益相关方构建了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全球生态系统。三年来IIOE已经成长成为涵盖30余所伙伴院校及各类企业伙伴,为全球135个国家的万余名教师提供数字化能力赋能的伙伴网络。
在此背景下,创新中心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IIOE2023年轮值主席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拉伯教科文组织(ALECSO)、南方科技大学于2023年2月28日共同主办“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国际研讨会”,会议以“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未来展望”为主题,邀请IIOE合作伙伴大学、全球专家、国际组织等利益相关方分享IIOE在各国赋能数字化教学实践成果,共商全球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与IIOE未来发展的方向。
会议现场
在IIOE首席专家,香港教育大学讲席教授林质彬的主持下,IIOE轮值主席单位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副校长Ismi Arif Ismail教授、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秦昌威先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优先事务协调主任Mohamed Elfarnawany先生、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鲁春教授分别致辞,为大会揭开序幕。随后,创新中心主任助理兼西亚与非洲项目部负责人毕小涵女士主持参与“赋能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试点项目的5个IIOE国家中心分别介绍了项目成果,并邀请国际高等教育专家点评。在创新中心主任助理兼亚太项目部负责人李帆女士的主持下,创新中心与全球伙伴机构联合发布了一系列研究和项目成果,全面展现了全球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趋势。最后,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韩蔚教授主持闭幕环节,UNESCO IITE主任展涛先生和创新中心主任李铭教授分别致闭幕词,对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和IIOE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期望。

会议各环节主持人
嘉宾致辞

|
|
Ismi Arif Ismail IIOE2023年轮值主席单位,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副校长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已做好准备迎接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我们也希望将尖端科技应用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中,加速推动慕课、微认证体系的建设与数字工具的开发,希望博特拉大学可以将有关“数字教师”微认证的成果分享给IIOE的伙伴们,成为全球高校可以参考的案例。
|

|
|
秦昌威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
作为教育数字化变革的重要产物,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正在日益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促进了全球范围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提升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工作者数字的素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
|
Mohamed Elfarnawany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优先事务协调主任
创新中心是实施教科文组织实施非洲优先战略以及数字化转型有关议程的重要机构。数字化和通信技术渗透了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数字化的技术在疫情期间对于推动高等教育的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 | 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讲席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副主任
通过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来自南方科技大学以及其他伙伴的教师共建内容资源,服务了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高校老师。
|
会议直击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高校中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及教师能力的认证体系也正在经历全方位的变革。在会议的第二环节,教育技术学知名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分享了题为《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洞察和建议》(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HE, Insights and Suggestions)的主题报告,分享了在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领域的创新理念,提出了建设教育数字转型领导力、建设国际合作平台等发展建议。
祝智庭教授发表主题报告
来自埃及、肯尼亚、尼日利亚、马来西亚、蒙古国的代表在会议上分享了所在国的IIOE国家中心与创新中心开展的“赋能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试点项目的经验。
在埃及,IIOE埃及国家中心在艾因夏姆斯大学的领导下已经建立了覆盖全国23所高校的网络,在全国遴选并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在政策层面,埃及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部、最高大学委员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学历认证局、埃及多所高校共聚一堂,探讨如何为埃及高等教育数字化创造更有利的政策环境并发布政策报告。
IIOE埃及国家中心经验分享
在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主办的IIOE马来西亚国家中心开展了“数字教育者”微证书项目,紧扣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混合弹性学习(HyFlex Learning)等高等教育前沿主题开发了系列微证书课程,培养并遴选了一批骨干“数字教师”。肯尼亚、尼日利亚、蒙古国的IIOE国家中心也根据各自国情面向本国高校开展了教师培训、政策研讨、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构建等活动。
IIOE马来西亚国家中心经验分享
试点项目促进了创新教学实践,推动了院校乃至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讨论与思维变革,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数字化教学优秀实践案例。共900余名教师受益,初步构建了跨学科、跨院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并通过IIOE平台跨国共享经验、资源与实践。虽然各试点项目主题不尽相同,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地化和规模化、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认证、数字化教学创新实践效果的评估等问题反映了各国的共同关切。
针对各国试点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南部非洲办事处教育主任Peter Wells先生评价道,雇主对数字化学习的接受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今就业市场的急速变革正在弱化传统学历的地位,高等教育系统需要为此转型。因此,数字化学习和专业发展的认证对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的连接、促进跨国学术流动至关重要。
Peter Wells先生点评IIOE国家中心试点项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教育创新与技能发展部主任汪利兵教授、西澳大利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副院长Grace Oakley博士、美国杨百翰大学Charles Graham教授高度评价了IIOE国家中心试点项目的创新实践。他们强调,规模化、可持续、系统性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推手。微证书(Micro-credential)是将各式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融入当地教育生态系统,促进高等教育系统灵活化、紧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实现优质教学的重要途径。
汪利兵教授,Grace Oakley博士,和Charles Graham教授点评IIOE国家中心试点项目
实践与研究的有机结合是创新中心和IIOE一贯的战略。正值IIOE成立三周年之际,创新中心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回顾IIOE发展历程,吸收各方意见,撰写发布了《共建全球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生态系统——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三年发展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IIOE首席专家、中国香港教育大学教育人文学院讲席讲授、学习技术和创新系副系主任林质彬先生根据报告内容,介绍了IIOE在创建三年以来,通过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智慧教室和IIOE平台建设、混合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伙伴网络拓展、IIOE国家中心建设等工作构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的系列成果。
林质彬教授发布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三年发展报告
实现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以及教师能力的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全球高校的共同需求。为了有效的在各区域开展符合各国发展实际的高等教育数字化创新实践,创新中心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UNESCO IITE)、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拉美及加勒比地区高等教育国际研究所(UNESCO IESALC)、阿拉伯联盟教科文组织(ALECSO)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信息技术大学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全球和区域性的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系列研究和能力建设项目。这些项目为洞察各区域的高教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需求、最佳实践,提出有效的对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来自不同机构、不同区域的研究报告全景式展现了世界各地高校对于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共同愿景与本地化需求,为IIOE在未来发展中通过国家中心运作机制,开展认证式教师数字能力教育合作项目提供了重要支持。
多国学者与专家分享研究成果
闭幕致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主任展涛先生表示,三年以来,创新中心与全球合作伙伴一道,在IIOE等项目中取得了重大成就,打破了线上与线下学习的界限,在教育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影响面越来越广。他鼓励参与会议的各方代表持续合作,探索新的数字发展模式,继续推动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地超越界限、打破界限。
展涛教授发表闭幕致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主任李铭教授总结表示: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5个IIOE国家中心结合各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需求从教师数字化赋能入手开展了各具特色的高校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将理论付诸实践,产生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的“高校数字教师“专业微证书项目,表明微认证、微证书是实现高校与教师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形式和途径。创新中心也计划与IIOE全球合作伙伴在2023年共同基于IIOE平台开发和实践IIOE认证式培训,与各国伙伴院校一道探索建设IIOE微证书机制。
创新中心自2022年起陆续发布和出版了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系列研究,包括《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报告》、《高等教育教师发展手册》、《职业教育教师发展手册》、《混合教学改革手册》,这些理论研究成果是基于创新中心多年来实践的经验和总结,并将进一步指导IIOE和全球合作伙伴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需要回应每个国家的本地化和个性化需求。IIOE国家中心有效地搭建了所在国家高校和IIOE的链接,通过本地实施结合专家指导的模式,帮助更多的大学与教师积极参与国际本土相结合的培训项目,并从中受益。创新中心将进一步通过IIOE升级版的2.0平台进一步为全球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利益相关方搭建交流经验、共谋发展的平台,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创新中心与伟东云、创显科教、希沃等企业合作推进的智慧教室项目,已经在十几个国家落地,在合作伙伴高校与国家的数字化教师培训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创新中心计划继续推动二十多间智慧教室在伙伴大学落地投入使用,以更好的支持各类伙伴开展教师数字化能力发展培训。
李铭教授发表闭幕致辞
过去三年中,面对高等教育领域诸多挑战,各国从政策、机构和个体等层面都做出了积极响应。本次会议凝聚了全球各方智慧,立足研究、总结经验、谋划未来,在IIOE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之际,为创新中心与全球伙伴通过认证式培训等模式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开启了新的篇章。
会议以混合研讨会的形式举办,邀请到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高等教育机构、企业界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系统伙伴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共约150人现场参会,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参会者在线实时参与并观看了会议直播。
参会的线下与线上嘉宾合影
会议背景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关注教育领域的数字变革以及其在保证教育公平、促进疫情后教育重建,引领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中的重要作用。2022年召开的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发布了未来高等教育的蓝图,其中强调了数字技术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2022年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针对教育领域的数字变革,提出了利用“连通性、内容、能力”的三把钥匙,促进各国实现教育数字发展的全球倡议。持续推动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围绕教师数字能力素养、机构数字化建设、在线与混合式教学推动高等教育系统发展已成为各利益相关方的共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以下简称“创新中心”)自成立以来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领域持续开展工作,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深圳信托基金、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智慧教室、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等项目,通过教师在线与混合式教学能力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提升,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赋能实践等策略为发展中国家高校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IIOE项目作为创新中心的旗舰项目,自2019年由创新中心与15所亚非伙伴院校、8家合作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以来,在疫情期间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