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深圳信托基金非洲项目结题会成功举行
2022年5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深圳信托基金(以下简称“深圳信托基金”)非洲项目结题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以下简称“创新中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在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框架下举办,以“加强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非洲高等教育包容而有韧性的未来”为主题,旨在展示深圳信托基金非洲项目的成果,并讨论了在线和混合式高等教育相关的质量保障和未来合作的潜在议题。

来自中国政府、深圳市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级别代表分别致开幕词,对项目结题表示祝贺。教科文组织的项目专家和深圳信托基金的10个非洲项目国代表分别总结了项目的成果,并对深圳市政府的慷慨资助与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最后,创新中心与来自埃及和马来西亚的高等教育专家学者探讨了在线混合式教学的质量保障及未来合作方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处处长 Peter Wells 先生现场出席了本次会议,并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教育助理总干事 Stefania Giannini 女士致开幕词。Peter Wells 先生肯定了深圳信托基金非洲项目和创新中心对非洲质量保障的重要贡献。他指出在深圳信托基金项目的支持下,许多非洲国家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参与项目的非洲十国和教科文组织体系内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Peter Wells 先生还表示,在项目启动之初,10个项目国以外的许多非洲国家代表曾向教科文组织表达加入该项目的强烈意愿,希望通过此项目建立并完善本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和体系,并对新一期的项目充满期待。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先生高度评价深圳信托基金项目取得的丰硕成果,称赞其为“中国与教科文组织合作的又一显著成果”,是“南南合作与南北南合作的典范”。

QIN Changwei 先生
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处项目专家、深圳信托基金项目协调人 Hassmik Tortian 女士指出,项目在支持非洲国家建立并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和体系,加强非洲各国质量保障机构之间的交流、网络建设和高等教育资历互认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深圳市政府在教科文组织体系内和非洲各国的知名度得到了巨大提升,而项目成果也将在非洲各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内产生长期可持续的影响。

Hassmik Tortian 女士
来自马里、多哥、冈比亚、纳米比亚和塞内加尔的利益相关方代表与会并分享了项目实施的最佳案例。马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执行主任 Abdel Kader KEITA 博士表示,深圳信托基金非洲项目在马里取得了丰硕成果。项目支持设立了国家质量保障机构,向高校师生大力宣传了质量保障的相关知识,极大提升了全国的质量保障水平。他表示马里在该项目取得的所有成就与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冈比亚国家资历认证与质量保障局主任 Gibril JAW 博士表示,深圳信托基金项目对冈比亚全国的高等教育界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并代表冈比亚政府对深圳市政府的慷慨资助表示由衷的感谢。
多哥高等教育与科研部国家学历学位认证委员会主席 Koffi JONDO 教授感谢深圳信托基金项目支持在多哥开展的多次培训、评估及宣传活动,使质量保障在多哥的高等教育界深入人心。
纳米比亚资历认证局认证、评审、审计官 Alviina Kapolo 先生表示,深圳信托基金项目支持纳米比亚开展了多期培训,加强了纳米比亚质量保障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了纳米比亚质量保障的水平。
塞内加尔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局长 Lamine GUEYE 教授表示,在深圳信托基金项目框架内,塞内加尔质量保障局制定了国家质量保障的战略规划并开展了多次培训与评估。塞内加尔还与非洲其他国家的质量保障局合作成立了非洲法语国家质量保障局网络,加强了非洲区域性质量保障网络。他代表塞内加尔对深圳市政府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

Abdel Kader KEITA博士、Koffi JONDO 教授、Gibril Jaw 博士
Alviina Kapolo 先生、Lamine GUEYE 教授
深圳信托基金是深圳市政府与教科文组织的第一个合作项目,也是教科文组织第一个专门致力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信托基金。深圳市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捐款200万美金,支持项目在亚洲和非洲国家的实施。亚洲项目自2016年至2019年在柬埔寨和斯里兰卡实施,聚焦信息通信技术(ICT)驱动的高等教育创新,切实提升了两国高校的混合教学能力,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非洲项目自2017年至2022年在十国(科特迪瓦、埃及、冈比亚、马拉维、马里、纳米比亚、尼日尔、塞内加尔、多哥、赞比亚)实施,有效提升了非洲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认识,促进了项目国质量保障的机构建设和能力提升,解决了非洲国家开展质量保障工作的迫切需求。
在项目的支持下,马里和尼日尔从无到有建立了国家质量保障局,科特迪瓦和多哥建立了国家的质量保障机制,制定了质量保障相关的法律和标准。得益于项目的资助,埃及、冈比亚、马拉维、纳米比亚、塞内加尔和赞比亚的质量保障专业人员通过大量的培训、研讨会、国际交流和考察,深入学习了全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优秀实践和经验,提升了能力,形成了一批持续追求卓越教育的专家团队。另外,项目还促进了非洲各国质量保障机构之间的交流,建立了非洲法语国家质量保障局网络,并开发了《非洲质量保障和资历互认工具》。这促进了非洲各国质量保障机制的协作,推动了跨境学历认可和非洲大陆内部的学术流动。
创新中心积极参与深圳信托基金项目的各项活动,监督项目实施进展,大力宣传项目成果和深圳市对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贡献。此外,创新中心针对数字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与全球高等教育专家和创新中心的全球伙伴院校联合开展了在线和混合教学质量保障的研究,开发了《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在线和混合教学质量保障框架与工具包》(简称 IIOE 质量保障1.0)。经过反复论证研究,IIOE 质量保障2.0版于2021年问世。在此次会议上,创新中心向深圳信托基金的项目国和教科文组织推出了 IIOE 质量保障2.0的成果, 并就 IIOE 质量保障2.0如何服务和支持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机构进行了研讨。

韩蔚教授、毕小涵女士
Mona Abdel-Aal Elzahry 女士、Habibah Ab Jalil 助理教授
创新中心主任助理兼西亚与非洲项目部负责人毕小涵女士介绍了 IIOE 质量保障 2.0的内容与应用前景。她强调,在线和混合教学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策略。IIOE 质量保障2.0将在 IIOE 伙伴院校中实现本地化实践,并基于研究和利益相关方的反馈不断修改完善,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提供新思路。
艾因夏姆斯大学(埃及)教育战略部门执行主任 Mona Abdel-Aal Elzahry 教授介绍了 IIOE 质量保障2.0在埃及本地化的路线图。她表示由创新中心和埃及联合成立的 IIOE 埃及国家中心将在 IIOE 质量保障2.0落地过程中发挥领导作用,并联合其他埃及大学共同制定标准化的质量保障框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应用。博特拉大学(马来西亚)教育学院副院长、助理教授 Habibah Ab Jalil 博士表示,IIOE 质量保障2.0对全球各国发展在线和混合教学的质量保障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她指出,博特拉大学将充分利用 IIOE 和深圳信托基金项目成果,为打造信息通信技术(ICT)驱动型社会做出贡献。
项目结束后,创新中心与教科文组织合作撰写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为主题的报告将纳入教科文组织的数字图书馆(UNESDOC),作为深圳信托基金项目对全球高等教育的永久知识贡献载入教科文组织的史册。创新中心主任李铭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深圳信托基金项目开启了深圳市与教科文组织合作的篇章。双方将结合当下和未来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和信息通信技术驱动型社会的需求,继续探索开展教育领域的合作,共同谱写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事业、推动实现2030年教育议程的新篇章。

Peter Wells 先生(左)与李铭教授(右)